霍波洋官方网站
http://huoboyang.diaosu.cn
霍波洋首页>文章>正文

心灵物语

更新时间:2024-05-04 20:03:39 作者:霍波洋

艺术把不可见的精神物化,用可见的物质形式使欣赏者感受到艺术家的心灵,艺术创作是一个从心灵到物质又回到心灵的过程,心灵是艺术之母。

    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道路,在我的创作道路上,没有像许多艺术家那样保持着作品风格的一贯性。也许这种创作上的一贯风格是成功的标志,这一规则我没有遵循,而总是在进行一种创作风格探索的同时,就开始孕育着新的探索,也许这是一种艺术上的“花心”。每一次创作后的成功让我喜悦,新一轮尝试的开始更让我兴奋,我喜欢享受这种创作过程中的期待感。无止境的不满足使我不得不开始一次次新的修行。无论怎样,在创作中用心灵去做,总会在作品中保留着心灵塑痕,刻下一道心灵的印记。

回眸自己的创作,作品的道理渐渐模糊,生活中的印记反而清晰可见。社会的教育固然重要,童年的记忆更让我魂牵梦绕,我不得不把自己创作作品的隐式初衷,归于儿童时代的心理成长过程,身不由已地把儿时的经历和今日的创作混为一谈。无论怎样,儿时的玩耍是发自心灵的,今日的创作也源于心灵,就好像回到了童年游戏时的状态,只管将心灵抛洒出去,使作品像一面心灵的镜子。

生活是心灵的温床,心灵是创作的源泉。艺术家用心灵去谱写的作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。注重对于心灵的关照和培养是创作的根本。

    遗传基因是心灵形成的基础。A型血人的作品,O型血人不一定能为之,因为心中流淌着不一样的血,存在着不同的遗传基因。马克思把遗传素质看作“能力的自然基础”,认为离开了这个物质基础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。遗传差异在个体心理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作用,当代艺术因个体遗传素质的不同,涌现出变化万千的作品,才使得艺术成为艺术,使得艺术无尽的发展,这是艺术的魅力所在。

    儿童和少年时期,对于生活的体验是在不自觉中进行的,生活主动的干涉了你的心灵。每一个孩子从“懂事”开始,社会生活环境为心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,思维开始记录着生活,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。童年时期是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,每个人童年时外界环境对于他的影响,奠定了一生的思维基础,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思维差异。瑞士心理学家、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让 ?皮亚杰就曾经指出:儿童的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,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。在他看来,儿童和少年知识与技能的长进就是在活动中,通过心理的不断建构过程而实现的。北方人常说: “找媳妇,先看丈母娘”,因为媳妇不但具有其母的遗传基因,思维和处事方式也最早受其母的影响。我在韩国教书的时候,看到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女同学倒开水的动作,感受很深,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“大家闺秀”,以后我一直这样称呼她,她倒水的一招一式反应了她的生活经历和遗传素质。毕业创作时看到了她的毕业作品与“大家闺秀”本性的通灵之处。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外界影响,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,这一点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,往往是不容易改变的。“春花秋实”是自然界植物的生长规律,人类的成长同样是果实形成起始于花蕾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个体意识的差异,产生了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,若干个体艺术家的作品集合在一起产生了艺术的公共性,个体意识在艺术创作中占有主导地位。个人作品创作风格的创造,艺术家个体精神的突显,个体意识对于公共性的介入,决定了艺术的成败。从梵高的“向日葵”到博伊斯的“油脂椅”,无不来源于生活,来源与生活对于他们心灵的启迪。他们的作品起始于个体精神,成功于从个体向公共性的介入。

    教育是个人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,是了解世界、掌握社会知识的主要手段,也是个人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。中国的教育是共性的思维培养模式,全国美术院校的课程也大相径庭。因此,更应该注重对于个人潜在能力的培养,主动的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自我心灵。在今天的艺术创作活动中,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创作道路,注重对于后现代主义“解构”理念的引入,要留意不要革了自己的命。在中国当代美术注重“新集体主义”精神引入的同时,不要丧失了自我。寻找自己的心灵,了解自身的个体差异,注重自身的生活体会,是艺术家的创作基础。寄语艺术为自己的心灵是通向成功的桥梁。

 

2008130于香格蔚兰 

评论

发表评论

微信

微博